“素食布衣,以表孝道”之文化传统考—评两会清明节全国素食日提案

刚闭幕的两会上,一份提案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明生代表建议清明节为 “全国素食日”。

他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正悄悄地发生变化,素食已经不再是宗教信仰者的 “专利”,许多非宗教信仰者出于健康、环境保护及人道方面的考虑,也奉行素食。

他建议,可以将每年的清明节定为 “全国素食日”,倡导全民素食。

为何倡导全国素食日?

明生代表援引美国国家科学院杂志 2016 年的研究报告指出,人们如果能养成少吃肉类多吃蔬果的好习惯,那么到 2050 年全球每年的死亡人口将减少数百万,还能有效抑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每年医疗保健成本也将节省数十亿美元。

他还建议,在社会上树立低碳的价值观和荣辱观,从保障干部健康和作风廉洁入手倡导素食。他认为,肉食生活方式也一定程度上与餐桌上的 “豪华消费”“面子消费” 相关。

为何建议全国素食日在清明节?

“根据儒家的孝道,在清明这一天,我们要素食布衣,以表孝道。” 将清明节确立为 “全国素食日” 之后,清明节将不再是一个局限于祭祀先亲的纪念日,它变成了一个具有普世价值的、和所有人发生关联的重要日子。

提案在获得广泛支持的同时,也有一些朋友对这个提案提出质疑。

不理解之处主要在于:“素食”和“孝道”有什么联系呢?

素食布衣,以表孝道

其实,素食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在中国自古有之。儒家有 “居丧蔬食 ”的规定, 蔬食作为一种国家礼制 ,一直与孝道有紧密联系。

儒家思想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重视礼制,在儒家礼制中丧礼是重要的一种。在《礼记》中,对于居丧期间的礼仪有着详细的规定,其中一项就是居丧期间应该蔬食。

《礼记· 丧大记》有云:“君之丧,子、大夫、公子、众士皆三日不食。子、大夫、公子食粥,纳财,朝一溢米,莫一溢米,食之无算;士疏食水饮,食之无算;夫人世妇诸妻皆疏食水饮,食之无算。大夫之丧,主人室老子姓皆食粥;众士疏食水饮;妻妾疏食水饮。”

随着儒家礼治被纳入国家体系,居丧蔬食也成为一种国家礼制,成为一种表达哀痛、寄托孝思的象征,得到广泛的认可和遵行。

但对士人而言,居丧蔬食却因与孝道联系在一起而逐渐具有特定的意义。居丧期间,越是超过丧礼规定(比如延长疏食的时间等),就表明践行孝道的自觉性越高,就越会得到社会的推崇。相反,违背丧礼规定,则会受到惩罚或谴责。因此出现了很多因居丧而有名的人。如《后汉书·中申蟠传》载,申屠蟠九岁丧父,“服除,不进酒肉十余年”,为乡人所称颂。

甚至有人在不知亲人存亡的状态下,也会蔬食,如东晋的王廞在与王恭的战争中失踪,他的儿子不知他的存亡,非常悲伤,便布衣蔬食。而这也成为当时社会赞赏的一种行为。

因为违背居丧蔬食而受到惩罚的人也很多,最著名的如西汉的昌邑王,他被霍光废除的直接理由就是“服斩衰亡悲哀之心,废礼谊,居道上不素食。”

《汉书 · 霍光传》:“[ 昌邑王 ]亡悲哀之心,废礼谊,居道上不素食。” 颜师古注:“素食,菜食无肉也。言王在道常肉食,非居丧之制也。”

昌邑王被废当然有着更重要的政治原因,但是否蔬食成为一种重要的借口,正表明居丧蔬食是一种基本的规范。

素食在传统文化语境中,还成为了一种人格的象征

儒家强调德行,认为有德行的君子应该“安贫乐道”,所谓“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不足与议也。”所以在《论语》中,饭疏食而能怡然自得成为很高的一种境界。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述而》

孔门弟子中最得到孔子认可的颜回也正是具有“一瓢食,一箪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安贫乐道精神。孔子的其它弟子,如季次、原宪等也都能够疏食而不厌。

儒家经典对肉食也有限制,如规定:“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豸,庶人无故不食珍。”又指出“君子远庖厨,凡有血气之类,弗身践也。”这体现了儒家的等级观念和“仁”的思想,又与佛教有相通之处。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

肉食因其特殊性,在秦汉时期也经常被赋予人性、品德意义。首先,一些社会名流隐退归田、教育子孙时,常将粗衣疏食作为生性淡薄、勤俭节约的象征,王吉、杨艇、费讳、韩崇等名臣一旦去位,皆“布衣蔬食”,《史记·陈丞相世家》亦载,“王吉去位家居,即布衣疏食;杨震子孙曾疏食步行;费祎儿子姐布衣疏食。”

今天,虽然“素食布衣,以表孝道”的文化传统已经不再广为人所知,但是这种传统传达的精神仍然值得现代人借鉴学习。素食布衣,不仅是践行孝道,更是一种安贫乐道的士人气节,一种不以贫贱为耻、乐道安贫、寂寞以守志的情操。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孟子·滕文公下》

以天下为己任的布衣之志,说到底就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种文化精神表现出了布衣之士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并把改造社会、推进社会进步作为个人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实现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清明节的素食传统

传统文化中的清明节始于周代,后与寒食节合二为一,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寒食节就是清明前两日,从次日起至清明节三日禁火冷食。

对于寒食习俗,清明当天,出发祭扫,衣着整齐,不食或者食素,是对先人礼貌和尊重的表示。最初人们只以禁火冷食的方式过寒食节,在两千多年的演化中,寒食节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如祭扫、踏青等,使其成为中国民间的第一大祭日。然而在后来的发展中,寒食逐渐与清明合流,并渐渐被清明节取代,以至于有些地方只知有清明而不知有寒食,中国传统节日逐渐湮没,未尝不是一种遗憾。

寒食节的素食传统倡导了一种节俭的意识,而如今兴起的奢侈品之风与这种文化意识背道而驰。若人们能更加了解到清明的传统文化,如今的局面将有所改观。

清明节全国素食日的时代意义

虽然清明已被列为法定假期,但除了给民众放假、使其有时间去扫墓,在弘扬清明的真正意义方面的作为显然并不足够。除了打打标语,做些形式上的宣传推介,尚缺乏更实质的内容。

此次明生委员提案清明节为全国素食日,正是将文化传统的精髓注入到了清明节,让这个节日回归了清明本身的文化内涵。

而今寒食节虽已不再,我们仍可以吃一些较为清淡的素食,体味自然生机萌动的味道的同时,感受一番古人蔬食布衣的精神境界,亦是一种享受。

倡议

“全国素食日”设在每年清明节当天,使得清明节在具有纪念先祖意义的同时,更加具有精神世界的觉醒、生活习惯的改良、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等普世价值。

媒体介入:新闻媒体介入推广宣传素食文化,引导全体公民改变饮食习惯,接受健康饮食形式;树立 “低碳” 的价值观和荣辱观,倡导廉洁节俭社会风气。

国家支持:国家优化产业,用优惠或奖励的政策引导农民转向有机农耕。使我国早日真正进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低碳社会。

参考文献:
[1] 周啁. 秦汉时期饮食文化探究 [J]. 青春岁月, 2014,(10):470-470,469.DOI:10.3969/j.issn.1007-5070.2014.10.430.
[2] 刘丽. 宋诗中的蔬食意象及其文化意蕴 [J]. 云南社会科学, 2016(6):171-176.
[3] 詹福瑞. 布衣及其文化精神 [J]. 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2):107-117.

本文作者:清华大学学生素食文化协会会长,欢迎添加微信交流素食有关问题🙂

最后,欢迎关注清华大学素食文化协会,据说是清华最温柔的协会之一。

清华素协简介(世界素联创会团体会员)

清华大学学生素食文化协会,是一个以弘扬素食文化、促进大学生健康生活为己任的公益性学生社团。协会成立于2012年6月18日,现有注册登记会员613名、运营团队成员40名。

清华素协以“爱人爱物,素心素行”为宗旨。爱人意为关爱周围的人,用一颗感恩之心对待熟稔于心的亲朋好友以及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爱物意为爱惜身边的物,用一颗感恩之心爱护动物植物和有形物品乃至地球上的一切资源。素心素行则是指保持简单朴素的初心,坚守正能量的生活态度,亲身践行素食文化和理念,最终达到身体与心灵的共同成长。

协会是因“素食”而起,但又不仅于“食”。 素协希望通过素食传达出一种健康、环保、乐活的理念,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素食对于环保和动保的意义。协会坚持立足校园、心怀社会,在向校内向师生展示介绍素食理念的同时,更主动担负起社会责任,积极倡导弘扬素食文化,向社会传播正能量。